正海资本沈洪良:投资是件工匠活 制度套利是靠不住的 | 正海资本
2017.05.11 公司新闻

正海资本沈洪良:投资是件工匠活 制度套利是靠不住的


用沈洪良的话来说就是:投资是一件工匠活。

正海资本到今天为止的十年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12年之前,以挖掘Pre-IPO项目起步,这是人民币PE共同的经历;第二个阶段以2012年为起点,正海资本以异常坚决的态度,调转船头,向中早期转型。

并不是每一个向中早期转型的本土PE机构都走得很顺利,而正海资本却在中早期投资上尝到了不亚于当年的创业板红利的甜头,这样的正反馈又促使正海资本走得更远。正海资本2015年开始运营的新一期基金,同时获得了科技部中小企业创业引导基金和上海市创投引导基金的认同与支持。到2017年,正海资本转型五年,无论从心态还是投资理念上看,都彻底变成了一家地道的创投机构。

正海资本执行总裁沈洪良在复旦大学当过老师,然后加入一家创业公司工作十年,再与同班同学王正东一同发起成立正海资本,到现在又是十年。沈洪良并不追求安稳,否则不会放弃名校的教职,但他也没那么追求变化。这也类似正海资本的个性,并不排斥转型,但也不执着于追逐市场的变化。用沈洪良的话来说就是,正海的几个合伙人都认同的一点是:投资是一件工匠活。

A轮拐点投资法

正海资本初创之时跟当时大部分人民币基金一样,主要定位于Pre-IPO阶段的投资,一家家公司地去看能不能上市,赚一二级市场的差价。

但是,正海团队很快就认识到了当时全民PE热潮中市场非理性的一面。当时高校里兴起各类“私募总裁班”,几个同学喝个茶拍个脑袋项目就投下去了。沈洪良觉得:“这样的投资实际上没有什么章法”。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狂飙突进的私募机构,采取在全国范围内开“连锁店”的方式做投资,一时“风生水起”。

因此,在2012年初,正海资本开始有意谋求转型,将投资阶段前移到A轮、B轮。后来的市场发展证明,这一次转型是成功的,而且非常及时——2012年12月,IPO开始了长达一年半的暂停,PE市场陡然间进入寒冬。

转型之初,正海资本先谨慎的试验了一期“小基金”,还与上海交大无锡研究院合作了一支物联网主题的基金。到2013年,正海资本已经明确了中早期的定位,具体而言,是刚刚度过初创期、即将进入成长期拐点的企业。

沈洪良表示,正海资本内部有个共识叫做“A轮拐点论”,即聚焦初创已获得一定成绩,很有希望继续上一个台阶但又面临一些难点的企业。企业的发展往往就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走的。正海资本考察的是,在一个企业暂时进入徘徊期的时候,判断它能否走出来,或者正海能否帮助它尽快走出来,即强调正海资源与团队能力之间的互补性。

五年前,正海主投了一家做汽车发动机制动技术的公司,这项技术进入壁垒高、市场前景光明。但正海投资之后,公司并没有马上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熟悉汽车行业的都知道,整车厂商和零配件供应商之间的供应链经过多年捆绑,已经非常的板结固化,一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并非易事。好在无论是公司的创始人,还是正海资本,对公司的未来一直充满信心。即便出现跟投方依据对赌协议、回购条款要求退出的情况,正海仍坚定信念,并帮助公司渡过困难。从选配到标配,五年的努力,终见成效!2016年这家公司开始进入爆发期,利润达到了数千万元的量级,2017年前四个月公司净利润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目前公司着手启动上市计划。

沈洪良的感悟是:“有的时候看中一个项目,预测它的发展轨迹会是怎样怎样,到最后发现当初的判断确实是对的,但是中间的过程你还是要有点耐心。企业方也应该要有耐心,估值也不要一下搞很高,一步一步来。”

PE机构向中早期转型是前几年的一个潮流,不过并不是所有习惯了Pre-IPO的机构都能适应中早期投资,尤其是中早期项目充满退出的不确定性,让很多转型中的机构始料未及。

正海资本到目前为止累计投资成长型企业超过60家,其中9家IPO后退出,多家通过并购实现退出,还有十余家企业已经报会或即将报会。退出并没有让沈洪良烦恼,让他烦恼的是,有些项目退出得太快了。

因为A股上市公司并购热,并购也成为了一个主要的退出方式。正海资本也有多个项目被上市公司并购,但沈洪良并不认为这是最佳的退出方式。沈洪良表示,上市公司往往要追求控股权,而控股最省钱的方式就是购买存量股份。几个项目都是收购方希望正海先退,团队留较大比例股份并对赌,“他们说,你投了也就一两年时间,这么高的收益率也不错了。但对我们来说,最理想的是主动物色上市公司作为一个战略投资人进来,先不要控股,借助其产业背景与其他资源推动企业单独上市,或者待企业做得更大后再被并购,我们回报率肯定更高。”

做投资的“匠人”

2017年又是一个IPO大年,Pre-IPO投资又热了起来。不过沈洪良表示,正海资本的转型已经有五年时间了,目前来看转型是成功的,依然会坚定按照正海的发展规划往前走下去,而不是因为IPO一时的加快而又回到过去的投资方式上去。

沈洪良毕业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很早就接触投资行业。1990年从复旦毕业后,沈洪良选择了在高校任教,但他并不满足于安稳的校园,任教期间,1993年即与同学一起在深圳创立了一家为券商做IT服务的公司,并在数年后离开复旦全职投身其中。因为接近资本市场,沈洪良也看到了当时中小板、创业板的推出所带来的一波机会,在成立正海资本之前,沈洪良和正海资本的另一位发起人王正东就已经投资过四五个项目。

2007年底,几位朋友下定决心成立正海资本,这又是一次长达十年的创业。可以说,沈洪良在这两次创业中,经历了中国资本市场从零到一的过程,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市场起伏的洗礼。这样的经验,让沈洪良习惯把时间拉长去看问题。对于这一次IPO热,沈洪良认为,IPO进程加快对PEVC行业来说是个利好,对推动实体经济发展、鼓励大众创业意义重大,但作为行业内一员,也要清醒地看到,IPO的加速实际上相当于准注册制,企业上市后高估值的状况很难持续。

沈洪良坦言,现在PE项目的估值泡沫是比较大的,两三年之后,当项目逐步进入退出期时,整个市场估值很可能将趋于理性。这样一来,回报就很成问题了。因此,正海资本还是秉承若干年以来的观点,唯有依靠企业的成长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长远来说,仅靠制度套利是靠不住的。

当然,投资中早期项目周期会比Pre-IPO策略长一些,但沈洪良认为:“追求三五年退出,又要风险小,又要快,还想赚得多,那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从投资收益的角度来看,就算上市慢一点,项目成功率稍低些,但只要关键项目做大了,回报并不会差。投资人必须认识到,投资是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时间周期的。

尽管近年来资本市场像坐上过山车一样时高时低,但无论是在全民风投最热闹的时候,还是在资本寒冬最严重的时候,正海资本一直保持着每年投资十个左右项目的节奏。这么多年来,正海资本的投资一直集中在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业,近年随着项目的积累和团队的壮大,又延伸到节能环保领域,对于那些所谓的风口、赛道,正海资本从未凑过热闹。

正海资本的几位合伙人都认同,投资是个“工匠活”,稳扎稳打。投Pre-IPO项目可能不需要机构做太多的投后服务,但是投早中期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它们很需要投资机构帮助推动发展,度过拐点。很多机构做大了之后,就把看项目的工作派给了下面的投资经理,而不是资深的合伙人出马。而正海几位主要合伙人,仍忙碌在业务一线,亲力亲为。沈洪良觉得,这样做对保证投资质量是很有必要的。

虽然在投资行业耕耘多年,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名声,但正海资本一直坚持与投资能力相适应的投资节奏。沈洪良平静地展望正海资本的未来:“结合政府引导基金,带动民营资本,扬我所长,在正海资本熟悉的领域踏踏实实为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做一些我们感兴趣又力所能及的事情。”

(文章转自投中网)